第923章 纵有相思千万缕, 不如归共泛轻舟。(2 / 8)

伏。他的目光如淬了冰的利刃,死死钉在徐靖的脸上,那眼神里的蔑视与愤慨,像是要将眼前的奸佞洞穿。

徐靖猝不及防,被谢渊的气势震慑,下意识地后退半步,随即强装镇定,厉声呵斥:“谢渊!你敢抗命?简直无法无天!来人,再将他拿下!”

“谁敢!” 谢渊的声音陡然拔高,震得殿内烛火乱颤,“刑堂之上,尚未定案,便要强押嫌疑人,徐大人,你这是要掩盖真相,还是怕我再说出更多你们的罪行?”

堂下的百姓们早已按捺不住,见状纷纷高喊:“不能押走谢大人!”“让谢大人把话说完!” 中立派官员们也纷纷交换眼神,面露不满 —— 徐靖的做法,已然逾越了《大吴刑律?审讯规制》的底线,是对司法公正的公然践踏。

两名衙役僵在原地,看看怒目而视的谢渊,又看看脸色铁青的徐靖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他们深知,此刻动手,无疑会激起更大的民愤,甚至可能引火烧身。

谢渊向前迈出一步,铁链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大堂中回荡,像是催命的鼓点。他死死盯着徐靖,声音嘶哑却带着千钧之力:“徐靖!你且扪心自问,陛下信任你,擢升你为诏狱署提督,执掌刑狱大权,是盼你能明察秋毫、肃清奸佞,还朝堂一个清明,还百姓一个公道!可你呢?你甘做石崇的鹰犬,助纣为虐,构陷忠良,你对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吗?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满堂文武,语气中满是悲愤:“你拿着朝廷的俸禄,吃着百姓的粮食,却不为国分忧,不为民请命,反倒为了一己私欲,与石崇勾结,私通北元,泄露边军布防机密,导致大同卫三名将领战死,数千边军士卒埋骨沙场!你手上沾满了忠良与百姓的鲜血,你睡得安稳吗?”

徐靖的脸色由青转白,嘴唇哆嗦着,想要反驳,却被谢渊的气势压制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他的眼神躲闪,不敢与谢渊对视,只能下意识地攥紧拳头,指甲深深嵌进掌心。

“你执掌诏狱,本应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可你却将诏狱变成了迫害忠良的工具!” 谢渊继续怒斥,“多少与你政见不合、不愿依附石党的官员,被你罗织罪名,投入诏狱,受尽酷刑,含冤而死!于科大人忠直敢言,只因弹劾石崇私藏火药,便被你毒杀于狱中,还伪造了自缢的假象,你以为这件事能永远掩盖下去吗?”

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。他早已怀疑于科之死另有隐情,只是一直没有确凿证据,谢渊的这番话,无疑为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。他当即示意身旁的亲信,暗中记录下谢渊的每一句话,以备后续核查。

“昔年南宋秦桧,以‘莫须有’之罪构陷岳飞,风波亭下忠魂泣血,致使中原半壁沦陷,百姓流离失所,万里江山蒙尘!秦桧夫妇铸像跪于岳墓,千载以来受万人唾骂,永钉历史耻辱柱,遗臭万年!” 谢渊的声音带着泣血的悲愤,如惊雷般回荡在刑部大堂,震得殿内烛火乱颤,“更有唐时李林甫,口有蜜而腹有剑,罗织罪名诬陷张九龄、裴耀卿等忠良,罢黜贤才、专任奸佞,致使朝政腐败,纲纪废弛,最终酿成安史之乱,大唐盛世一去不返!李林甫死后遭剖棺戮尸,家产抄没,子孙流放,落得个身败名裂、万劫不复的下场!徐靖,你今日仗势欺人、伪造证据构陷忠良,所作所为,与秦桧、李林甫之流何异?!”

他猛地转向满堂官员,目光如炬,扫过每一张脸庞,高声道:“诸位大人!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,殷鉴不远!奸佞当道,则忠良蒙冤;忠良尽丧,则国本动摇;国本一失,则江山危矣!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看着秦桧、李林甫的悲剧在我大吴重演吗?难道你们要为了一己之私明哲保身,便纵容奸佞横行无忌,玷污朝堂的清明,辜负陛下的信任,背弃天下苍生的期盼吗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