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7章 谁窥云表孤禽意,半系邦家半系身(1 / 9)

卷首语

《大吴通鉴?刑法志》载:“诏狱署提督徐靖承新理刑院之命,鞫治‘谢党’案。靖废太祖《大吴律》‘不得私设酷法、不得屈打成招’之制,于诏狱大兴烙铁、夹棍、钉板之刑,逼令被捕官员诬服通谢谋逆。

自正三品御史至从六品主事,凡四十余人,或不堪酷虐而妄供,或惧祸及家而屈认,所造伪供累牍盈箱,皆指证谢渊谋逆。时魏进忠掌镇刑司,石崇领总务府,内外呼应,为靖张目;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察其冤,欲勘验而不得,京畿司法遂入暗局。”

史评:《通鉴考异》曰:“诏狱者,帝之私狱也,本为惩奸佞、肃乱党而设,太祖萧武定《捕亡律》《断狱律》,严令‘审讯必禀三法司,用刑必具文书,罪证必核三实’,盖防酷吏擅权、冤狱滥生也。

徐靖借清查谢党之名,弃祖制如敝履,以烙铁代律法,以血供为铁证,其行也,非为鞫奸,实为罗织。夫百官者,国之柱石;司法者,国之纲纪。靖以酷法摧折忠良,以伪证欺罔君上,是自毁柱石、乱其纲纪也。魏进忠、石崇与之勾结,官官相护,递相为奸,使诏狱沦为炼狱,民心寒而忠良惧。萧桓纵之不问,是弃永熙帝‘司法清明’之遗训,启‘特务乱法’之祸端,悲哉!”

白云观访主不遇逢白鹤

霜翎不染尘俗滓,丹顶孤悬映水涘。

振翮欲凌霄汉际,长鸣先动薮泽春。

匪随凡翮趋炎渥,独秉清贞抗雪雰。

怅望关山烽燧冥,长唳穿霄破晦晨。

曾逐云槎历楚泽,亦随孤月戍寒津。

壮怀未许流年改,傲骨难容流俗驯。

谁窥云表孤禽意,半系邦家半系身。

何当奋展垂天翼,扫尽妖氛觐紫宸。

血书

臣以孤忠殉国,以清节自守,于京述职,殚精竭虑,未曾私取一钱,未敢妄用一兵。今遭宵小构陷,罗织罪名,酷法加身,伪证成链,欲置之死地而后快。

丹心昭昭,可对日月;清名凛凛,不辱社稷。臣之所为,皆为黎元,皆为江山,奈何奸佞当道,混淆圣听,以血口喷人,以酷刑逼供。百官噤声,忠良蒙冤,朝堂昏暗,人心惶惶。

酷吏操刀,斩的是忠魂;伪证如山,压的是公理。臣虽身陷囹圄,四肢受缚,然丹心不死,傲骨不折。以血为墨,以骨为笔,书此冤情,泣告苍天:

群小窃权,国本将摇;忠良见诛,民心必散。愿陛下早悟,铲奸除佞,还朝堂清明,还天下公道。臣纵死,亦含笑九泉;若冤不雪,魂系社稷,永不瞑目!

血书泣血,字字诛心,天地为鉴,鬼神为证!

诏狱的地牢深嵌于宫城之下,如同一口倒扣的千年黑棺,隔绝了世间所有光亮与暖意。四面石壁由青黑玄武岩砌成,缝隙间渗着墨色的水痕,经年累月凝结成滑腻的青苔,混着铁锈、焦糊与血腥气,在昏暗里酿出令人窒息的腥甜。每隔三丈悬挂一盏火把,跳跃的火焰不是暖的,是带着毒的獠牙,舔舐着刑架、烙铁、夹棍与钉板,让每一件酷具都泛着淬了冰的寒光 —— 那光里,还缠着前几日未干的血渍,凝在棱角处,像暗红的伤疤,触目惊心。

诏狱署提督徐靖端坐在审讯大堂的主位上,身着玄色织金公服,衣摆垂落在冰冷的石地上,不起半分褶皱。他指尖捻着一枚莹白的玉扳指,那是先帝所赐,此刻却成了他衡量生死的筹码,随着石壁深处传来的惨叫声,有节奏地摩挲着,发出细微的声响,在死寂的大堂里格外刺耳。他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死水,不起波澜,唯有当看到被审官员崩溃求饶的模样时,眼底才会掠过一丝针尖般的狠戾,转瞬即逝,如同暗夜里的寒星。

大堂两侧侍立着八名狱卒,皆身着玄色短打,腰束宽带,脸上毫无表情,如同雕塑一般。他们手中握着不同的刑具,指节因